?
熱點動態
猜你想找
- 高新技術企業
- 高新技術企業評分
- 高新技術企業流程
- 高新技術企業代理機構
- 高新企業認定條件
- 高企成功后事項
- 高新技術企業好處
- 高企認定失敗原因
- 高新技術企業更名
- 高新技術企業問題解答
-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
- 高新技術企業查詢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
- 高新技術企業材料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費用
-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規劃
- 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
- 雙軟認證
- 雙軟認證條件
- 雙軟認證好處
- 雙軟認證流程
- 雙軟認證材料
- 知識產權貫標
- 知識產權貫標補貼
- 知識產權貫標費用
- 深圳市高層次人才
- 守合同重信用
- 科技型中小企業
-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 政策性金融
-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
- 規模以上企業
- 孵化器
- 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 科技小巨人
- 技術改造
- 創業補貼
- 專精特新
- 稅收政策
廈門市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發布時間:2020-06-08內容編輯:宇辰管理
點擊數:
(一)支持企業開展研發創新。
創新藥(1類生物制品、化學藥和中藥):
完成臨床前研究,給予一次性400萬元獎勵;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的,分別給予一次性500萬元、1000萬元、1500萬元獎勵;完成境外臨床研究的,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
改良型新藥(改良型生物制品、改良型化學藥和改良型中藥):
完成臨床前研究的,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的,分別給予一次性200萬元、400萬元、800萬元獎勵;完成境外臨床研究的,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獎勵。
全國前三個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300萬元。
(二)支持創新品種產業化
對取得注冊證書并首次在本市實現產業化的:
創新藥1000萬元。
改良型新藥500萬元。
仿制藥(含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300萬元。
第二類醫療器械40萬元。
第三類醫療器械100萬元。
(三)支持產品國際化認證
1.取得境外ICH成員國注冊批件或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WHO PQ)的:
創新藥:300萬元。
改良型新藥:150萬元。
2.取得歐盟、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等對應國內市場準入認證的醫療器械產品:
第二類醫療器械:30萬元。
第三類醫療器械:50萬元。
(四)支持企業開展重大科技創新
對企業承擔生物醫藥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按照國家實際資助1:1的比例配套
(五)打造科技創新平臺
新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1000萬元補助。
新認定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給予500萬元補助。
(六)大力引進新型研發機構
引進高水平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生物醫藥領域新型研發機構,符合本市新型研發機構認定標準的,給予最高6500萬元補助。
(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符合條件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投入的1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八)鼓勵企業增產增效
銷售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3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獎勵。
(九)鼓勵企業開展兼并收購
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十)支持創新項目落地
新增投資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實收資本金額的5%予以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十一)發展總部經濟項目
按照本市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政策給予經營貢獻獎勵、人才激勵等扶持。
(十二)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1.對本市生物醫藥企業按照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受托生產,且實際合同執行額首次達到1000萬元的,給予受托生產方一次性200萬元獎勵。
2.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服務業,對建設生物醫藥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按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0%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十三)加強首臺(套)應用示范
屬于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或智能制造裝備的,按照不超過銷售額的60%予以補助。
對屬于省內首臺(套)的,按照不超過銷售額的30%予以補助。
(十四)推動創新產品市場開拓
支持創新藥品、醫療器械產品在本地醫療機構開展臨床應用研究,支持新獲批的產品及時在全省藥械聯合限價陽光采購平臺上掛網。
(十五)加強臨床資源供給
醫療機構為企業開展臨床試驗服務,按照收入的5%予以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十六)支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
取得省、市一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資質的,給予200萬元補助,評估優秀的給予150萬元滾動支持。
取得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廈門分中心資質的,給予400萬元補助,評估優秀的給予200萬元滾動支持。
對取得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資質的,給予補足至1000萬元。
(十七)提升注冊認證與檢驗檢測能力
支持醫療器械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組建具有地方特色、針對性強的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機構。
(十八)發揮“雙自聯動”效力
提升廈門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出入境公共服務平臺功能,
(十九)強化投融資體系建設
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輔導備案和報會受理工作經費補助采取無申報兌現。
企業經廈門證監局輔導備案,給予一次性30萬元補助;
企業向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提出發行上市申請并經正式受理的,給予一次性70萬元補助;
對在廈注冊的企業依法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后,按照融資金額給予最高150萬元補助,募集資金的40%(含)以上在本市投資的,再給予同檔次同等金額的獎勵。
(二十)完善產業人才支撐體系
深入推進生物醫藥行業職稱評審改革,以需求為導向,拓寬專業人才職稱晉升通道
(二十一)合理布局產業發展空間
構建“一核多點、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空間布局,重點推進廈門生物醫藥港、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等載體建設,深入推進“產業園區+新型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的一體化園區發展模式,提升園區持續發展能力。